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

新闻公告

统计大讲堂”第143讲回顾:法庭科学报告中的统计学

2021-02-10

2月5日下午,“统计大讲堂”系列讲座第143讲——“数据科学专题”第二讲举行。本次讲座采取在线会议的方式,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副所长王元凤作题为“法庭科学报告中的统计学”的报告。讲座由统计学院王星副教授主持,统计学院甄峰、黄向阳、尹建鑫和白琰冰等多位教师参加本次讲座,100名师生在线了参加了这次讲座。

王星首先介绍了报告人的相关信息。王元凤教授是中瑞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中方联络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微量物证检验、毒物毒品分析及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方向的教学、科研及鉴定工作。目前,王元凤教授兼任国家禁毒委员会“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法学院联盟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团队成员、法庭毒物分析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京津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专家等多项社会职务。


王元凤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法庭科学不同分类的子项目间专业跨度大,以及统计学方法在多门感应科学的子学科中起到多功能的促进作用。她列举了2012年《欧洲加强评价型法庭科学检验结果》中应用了统计学方法的项目,其中包括将贝叶斯方法应用到射击残留物调查中、将抽样方法应用到毒品定量分析中等,展现了统计学工具在法庭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作用。

接着,王元凤教授从法庭科学报告的基本概念入手,向大家介绍了法庭科学报告在法庭科学中基本的证明力:如刑事判决中的支撑力作用;进而引出作为证据的法庭科学报告中包含的数据及报告的类型,包括侦察型、技术型、评价型、情报型四种典型的报告类型。随后,她介绍了统计学在循证活动、法律和诉讼和法庭科学报告中的应用,并列举医疗过错与患者死亡的因果关系判定、人血和动物血的种类识别等相应的例子加以阐释。她以油漆物证为例,具体讲解了基于理化分析的法庭科学报告的数据类型,强调个案分析对侦查工作的指导作用。

王元凤教授重点讲解了统计学在法庭科学报告中的应用方式。她指出,统计学方法要客观、公正、科学地应用到法庭科学报告中,使其能够作为具有证明力的证据和材料,从而在刑事诉讼中发挥支撑力的作用。她详细介绍了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证据信息的挖掘、基于似然率的证明力的评价、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证据的结合等应用方式,强调了统计学工具在法庭科学这个新领域的实际作用。

在提问交流环节,统计学院黄向阳、王星、尹建鑫、甄峰分别结合本次讲座内容与自己的相关经历分享了心得体会;王元凤教授耐心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进一步阐释了客观、主观和法律证据间的区别,及其在证明力中的作用。

本次讲座介绍了统计学方法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详细讲解了统计学工具如何恰当地应用在数据中,从而得到有证明力、有价值的证据。此后“统计学大讲堂”系列“数据科学专题”将陆续推出更多精彩讲座,敬请关注。